来自新都区的一次“爆改”,惊艳了大家的眼睛——记者14日获悉,在废弃将近7年后,已经有50多年历史的老粮仓,经过一番从里到外的重塑新生,成为成北首个智能化档案管理中心,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。
亮眼的砖红色墙面,空隙中漏出斑驳的阳光,简易的设计直白而朴素。不同材质的碰撞与组合,赋予了香城智慧档案管理中心每一个空间崭新的叙事视角。
据了解,香城智慧档案管理中心所在的新繁街道鱼龙街4号,原为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国有粮仓。在龙桥片区,这个老粮仓承载了许多老一辈龙桥人的记忆,但历经多年使用,老粮仓逐渐因为“老”“破”“旧”的问题,难以达到现行粮食仓储标准,最终在2016年正式退出备案仓容。
“在改造之前,老粮仓已经废弃了将近7年,整体已经比较陈旧了。”据香城档案馆相关负责人介绍,为促进国有资产增值保值,2023年3月,由香投集团下属香城资管公司运营策划、香城发展公司投资建设,在保留老粮仓的历史遗韵基础上,通过现代科技助力“爆改”,曾经守护着丰收与岁月的旧粮仓,成为了国内档案寄存行业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档案管理中心。由外到内的焕然一新,不仅赋予了老粮仓全新的“生命”,更赋予香城智慧档案管理中心特殊的历史底蕴与内涵。
据了解,香城智慧档案管理中心项目总投资5760.4万元,占地面积约17.57亩,总建筑面积5930.8平方米(其中档案智能库面积2223平方米),实体档案存量21万箱(200万卷),IDC (数据中心)标准机柜22个。
高15米、长108米,走进香城智慧档案管理中心的智能档案托管仓库,竟然给人一种身在大型货运仓库的错觉。
“大只是表象,智能才是关键。”工作人员带着记者参观了整个流程:档案分类装箱完成、智能系统分配目标仓位、机械手臂自动堆垛、搬运机器人开始搬运、四向穿梭车运载送达……一个个整齐堆垛档案箱仿佛坐上了摩天轮一样,被送往了仓库的顶端。
“除了在最开始的归档文件整理环节需要人工操作以外,其余的所有环节都是无人化、自动化进行的。”该工作人员表示,“每个档案箱都会有属于该件档案的编码,通过目录定位、智能扫描,可实现不开箱就知道箱子里放了什么东西。这样更方便存取。”
记者看到,在试运营阶段,一次存取只需要10分钟左右。“在正式投用后,存取的速度还将提升。”该工作人员说,无人化、智能化还带来了人力成本的节省,相比全国同行业,香城档案馆减少了90%的人工投入。
不仅如此,项目还按照“三区三库一中心”分布,运用5G专网+智慧系统+智能设备,配置二氧化碳灭火+无源分布式光纤温感系统。“仓库温度常年控制在14℃—24℃,每日波动不会超过2℃。如果发生温度波动过大的情况,我们的传感设备会通过AI识别消防隐患,综合库区情况自动开启二氧化碳灭火。”(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文/图)